综合新闻

关中平原站一行赴北京化工大学交流学习

发布时间: 2024-06-20

    6月19~20日,关中平原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关中平原站”)副站长王启元研究员一行赴北京化工大学气溶胶与霾实验室交流学习,双方就大气新粒子生成的化学机制及其环境气候效应积极开展讨论,芬兰赫尔辛基大学Joni Kujansuu教授和亓鲁博士参加会议。


     气溶胶与霾实验室刘永春教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研究方向及仪器设备,利用气溶胶质谱仪、多源离子化质谱仪(Nitrate-CIMS、I-CIMS、PTR-MS等)、烟雾箱、黑碳仪等仪器,构建了多种先进的研究方法,结合外场观测、实验室模拟、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等手段,研究复合大气条件下二次气溶胶和臭氧的生成机制和人体健康毒性效应,并开发了重要前体物的控制技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联合培养夏璊博士围绕新粒子生成的环境与气候效应、气溶胶粒径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系统讲解,强调了大气新粒子生成显著的环境和气候效应。

    20日,夏璊博士带领王启元一行参观了北京化工大学气溶胶观测站点及实验室,详细介绍了站点的全部观测设备。双方就仪器设备维护频率、观测时长等具体操作问题进行了热烈地交流讨论。随后,实验人员对新粒子关联仪器Nitrate-CIMS、Iodide-CIMS、NAIS和离子在线分析仪MARGA等仪器的原理方法、运行维护及数据处理经验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为关中平原站引进新粒子方面的仪器设备提供了全方位的借鉴与参考。

    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增进了双方交流了解,为进一步加强科研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关中平原站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双方将以此为契机,拓宽全方位合作交流领域,加快抢占新粒子领域科技制高点,以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关中平原高质量发展!


附件: